2.在拖欠问题较为严重时,银行需要和企业客户商量,要求企业采取一定的重组措施以便能够及时恢复还本付息的能力。
我自己在十年前开始,基于对资产管理行业会逐步深刻改变中国金融结构这个预期,每年跟踪这个行业的变化,坚持每年主持出一本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变化的年度发展报告,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十年。基金子公司开始向主动管理转型,原来更多的是做一些通道的业务。

在资产管理这个领域,金融机构是做什么的?金融机构为什么需要存在,它存在有什么价值?在资产管理行业,可以说,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就是把非标准化的融资需求标准化、产品化,变成公众可以接受、可以投资的产品的这种能力。二.资产管理行业的价值链框架 资产管理这个覆盖面在不断拓展的行业,如果从价值链、产业链角度来分析的话,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第一个是基础资产。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称为本土市场偏好,从资产管理的市场份额看,50%在北美,30%在欧洲,如果这些市场出了问题,往往容易卖出其他市场的资产,即使危机和波动本来是由他们自己的问题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新兴市场的波动反而更剧烈。从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投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的比例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这套投融资体系会越来越体现出一种广义的内资资产管理体系的特征,做商业银行也好,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也好,最后也都是在程度不同地参与资产管理,识别一种实际经济运行中的融资需求,进而将这个融资需求转化成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销售产品的过程,也就是向投资者筹集资金的过程。八是资产证券化近年发展也非常快,资产证券化和投行功能的结合成为受关注的一个新趋势,商业银行也好,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都开始关注投行业务,把资产证券化和资管、投行业务相互结合,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
目前,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中国私募行业已经有2.6万家,这与当初主要靠一年增加几家公募基金公司相比,算是相当大的突破了。与此同时,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等元素也在不断渗透资产管理行业中,机器人投顾、或者说理财机器人在不断的扩张,最开始是在硅谷起步,现在也正在深刻改变资产管理行业的商业模式,数字化成为非常重要的行业发展趋势。原因非常简单,我们现在的做法相当于,每年由人大确定地方发债的一个盘子,由中央向各个省批一个额度,然后再通过审查厅的方式在额度范围之内发债。
中国债务率太高、资本使用效率太低下 我把问题的迫切性再简单分析一下。这意味着如果这个定价是合理的,那么山东省政府的信用比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好。这个问题我从供给侧角度讲,可能更加清晰一些。另外,关于地方债务市场。
2014年山东发债的时候,山东省的债务利率比同期国债要低。从这个角度讲,债务率确实太高了。

而美国、澳大利亚,其他一些OECD国家基本上是60%到70%从这一点讲,地方政府债务市场也需要供给侧改革,需要提高地方政府的投资效率。互联网金融对个人的融资成本目前还高达20%到25%以上。需要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而不是顶层设计。
从中国的金融结构上讲,大家都很理解三去,去杠杆,因为债务率已经非常高。这种额度制的方式,指令性计划的方式,会让太多的既得利益者和权力进行博弈。我们需要优质的上市公司,需要一个能够识别、培育优质上市公司的机制。下面这个图是美国的情况。
9%太高了,这中间的环节使得经济效率已经不再具有一定的水准,整个金融乱象也使得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变得越来越困难。而美国、澳大利亚,其他一些OECD国家基本上是60%到70%。

再看看互联网金融,这是过去一段时间诟病较多的一个金融业态。或者用今天的语境来讲,就是能不能提高生产率本身,可能是衡量我们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
可以这么讲,中国的制度基础决定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行为模式,最终导致了我们现在金融的这样一种表现状况。我们过去一直以为,我们把金融资产规模做的很大,把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机构做的很大,数量做的很大,就意味着金融改革成功,这其实是错误的。这意味着如果这个定价是合理的,那么山东省政府的信用比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好。但现在很多从业人员,包括监管机构,并没有理清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发点。中国的金融比美国发达吗?大家可以做出判断。互联网金融本身是普惠金融,但当你给一个企业或者个人提供高达20%以上的融资成本,这已经很难说具备普惠性质了。
目前对资本、地方债务市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误区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对最近比较热热点的几个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地方债务市场、互联网金融,我们是否在认知上已经背离了本质? 先说资本市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证券监管机构还是把所谓的做指数,就是股价指数本身,作为监管的出发点,而忽略了监管出发点应该是维护一个良好的市场体系,从而使得金融中介的成本降下来。这里的含义其实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所谓的供给侧改革。
美国从上世纪的60年代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整个金融行业的价值附加占GDP的比例从4%增加到8%。我认为,金融体系本身可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短板。
从这个角度讲,债务率确实太高了。这么一种扭曲定价形成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背后有太多的博弈在里面。
人们不断的通过小修小补应对一些挑战,下图是最后一个版本的帆船。但是现在一刀切的方式,使得这个市场变得很扭曲。原因非常简单,我们现在的做法相当于,每年由人大确定地方发债的一个盘子,由中央向各个省批一个额度,然后再通过审查厅的方式在额度范围之内发债。2014年山东发债的时候,山东省的债务利率比同期国债要低。
而我们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开始就有很多环节,有地保公司,有很多地推人员,宜信有四万多地推人员,还有管理成本,还有比较高的行业薪酬。我讲的几个关键词,无一不与金融改革有关系,特别是补是补短板。
这个问题我从供给侧角度讲,可能更加清晰一些。什么叫互联网精神?就是简单、直接、有效。
这样一种制度设计,背离了我们讲的金融改革的目标函数,那就是要让金融中介过程越简单,越直接,越有效越好。大家觉得8%太高了,这也是为什么在2007、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换个角度讲,可能一年用于还利息的资金,已经占到国民产出的9%到10%以上。我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从来不是规模问题,而是使用效率问题。我想可能这些东西做起来都很难,这也是为什么说到具体建议的时候可能我说不出太多。所以,未来需要把中国金融体系对GDP的贡献从9%打下来,降到5%,或者6%,或者一个比较均衡的位置。
具体细节可以看一下第二行山东。中国债务率太高、资本使用效率太低下 我把问题的迫切性再简单分析一下。
另外,要降低金融的准入门槛,提升公共治理的水平,同时真正建立中国商业契约精神。通过这种方式,才有可能真正让资本市场起到优化中国金融结构的作用,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融资的多项选择,使得融资成本降下来。
如果背离这样一个本质,不管你尝试什么样的业态,用什么新的包装,最终出现金融风险的概率非常之大。如果忽略这一点,不管谁做主席,不管是来主导证券市场监管,用什么样的政策,都会是缘木求鱼。 |